我国首台空间用磁偏转质谱计在轨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来源:本站 时间:2012-12-21 点击数:
510所自主投入、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空间用磁偏转质谱计于2012年11月19日由新技术验证一号卫星搭载升空,并于12月5日-6日完成了4次对499km太阳同步轨道稀薄气体成分的探测,获得了相关图谱数据,取得了在轨试验成功。
磁偏转质谱计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分辨本领高、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月球、土星、木星、火星、金星等的行星的大气成分分析,行星土壤可挥发性气体成分分析及载人空间站有害气体成分监测。2008年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正是使用磁偏转质谱计成功探测出火星土壤中水冰的存在。 510所是我国质谱计的主要研制单位之一,依托真空计量学科从建所之初就开始从事质谱计的研制工作。上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磁偏转型检漏仪,70年代至今相继研制了TK-74空间探测单极质谱计、SJX-1小型四极质谱计。十一五期间在科工局军工重点计量项目支持下完成了磁偏转质谱计原理样机的研制。2010年7月,小型磁偏转质谱计通过了五院多次项目审查被正式确定为新技术验证一号卫星搭载项目。在1年零9个月的紧张研制历程中,全所上下集智攻坚,在五院及XY-1型号项目办的关怀和支持下,突破了电子光学透镜设计、4500V高压电源及微小电流采集处理技术、实现了磁偏转质谱计的低功耗、小型化。 本次在轨飞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用磁偏转质谱计实现了工程化,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五院和集团公司新增了一项科学载荷,解决了我国近地空间和深空环境探测及载人航天工程对成分分析技术的急需。 同时,本次在轨飞行试验的成功,是510所依托学科建设,发展空间探测载荷的一次具体实践。在新时期集团公司和五院加强科学载荷研制的号召下,510所人将继续发扬扎根西北,敢啃硬骨头的航天精神,开发出更多的科学载荷,向“造就航天最有价值研究所”的目标不断迈进。 在完成飞行任务的基础上,新技术验证一号卫星计划将对499km太阳同步轨道气体成分随区域及时间的变化进行全面探测,为我国近地空间环境研究及航天器工程应用积累宝贵的空间环境数据。(科研计划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