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真空计量组荣获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来源: 时间:2022-04-28 点击数:
4月28日,2022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计量技术研究中心真空计量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真空计量组合影
真空计量技术研究中心真空计量组是我国真空计量技术的开创者和引领者,班组现有成员26人,硕博士占比92%,党员占比81%,就是这支“小而精”的班组,扎根西北、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积极落实集团公司“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要求,坚持“零差错、零距离、‘零’突破、零差距、零投诉”的“我要零(510)”管理理念,承担着真空计量技术研究、国防最高真空计量标准研建、火箭氢氧贮箱共底泄漏监测和小卫星推进剂泄漏监测等重大保障任务,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重离子加速器、同步辐射光源等军民领域重大工程任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计量保障服务。
零差错,保障重大工程顺利开展 航天型号一个小小的差错就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班组始终坚持“化整为零,层层分解”、“化零为整,合而为一”的科学计量保障方法,确保“零差错”保障每一项任务的顺利实施。班组针对基地发射环境湿度大、盐度高的特点,开展了三级贮箱共底抽真空及气体成分分析装置的研制工作,班组积极谋划,组织技术骨干多次赴发射现场,与总体研制单位和发射基地相关人员开展了多轮输入要素对接和现场使用条件确认工作,形成了详细要素表单,确保输入环节“零差错”。从发射场返回后又通过深度调研、深入论证,提出了一体化解决方案,从理论设计上杜绝可能出现的隐患,确保技术层面“零差错”。在产品交付使用前,增加了产品与火箭接口联调试验,班组成员不远万里奔赴现场,根据接口表单逐一排查、逐一测试,确保现场接口“零差错”。班组在最终进场前又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人员培训和故障演练工作,确保参试人员熟练掌握发射流程,按章办事,实现进场操作“零差错”。通过一系列的“零差错”管理,确保发射场计量保障的万无一失。
零距离,精准服务客户深入人心 班组主动“走出去”,“急客户之所急”,建立了“零距离”沟通机制,针对不同客户提出保障需求,精准发力,提出低成本、最优化的解决方案。部分型号研制单位试验设备庞大,真空测量仪器无法反复拆卸,提出在线真空计量保障需求,班组成员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客户校准需求,制定最优计量方案,并携带现场真空校准设备,实现了型号用真空设备的在线计量,切实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班组“想客户之所想”,邀请客户进入实验室,通过现场操作,实现对客户的“零距离”指导。了解到客户单位技术人员缺乏真空计量、泄漏检测专业知识,班组以承担航天无损检测人员试训、国防真空计量检定员培训为契机,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作为主讲教师,将客户带进计量保障现场,针对客户计量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薄弱环节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指导和培训。“零距离”的精准服务方式让班组走进了客户的内心。
“零”突破,抢占计量高峰填补空白 班组始终站在国际最前沿,以高远的战略思维谋划创新,推动真空测量极值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持续突破。自主创立了11套国防最高真空计量标准器具,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突破了极小真空分压力精确校准、极小气体流量测量、极高真空测量与校准等多项技术瓶颈,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件,其中4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发表SCI/EI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真空计量新技术》专著1部。班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成功研制了宽量程、高精度、多参数真空计量标准装置,实现了真空量值溯源链条的扁平化和低成本,提供了从原级标准至工作标准的完美解决方案。申请并获批行业内首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真空计量及应用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承担了我国首项真空计量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提升了我国在该行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我国真空计量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零差距,提高保障能力对标一流 班组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一流的技术牵引一流的保障能力建设,瞄准火星探测、月球探测等重大工程,研制了MEMS电容薄膜真空计、碳纳米管阴极电离真空计等高端真空测量仪器,着力打造全新一代的真空测量产品。面对国际单位制迈入量子化新时代的重大变革的背景下,班组紧跟国际前沿,开展基于量子理论的气体微流量标准装置研制、基于冷原子的超高/极高真空测量技术研究,着力打造全新一代的量子真空计量新标准,进一步拓展了真空计量新参数,不断实现真空计量标准的更新换代,提高真空计量保障技术攻关能力。通过不懈的努力,班组与国际先进计量保障能力“零差距”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零投诉,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品牌 班组始终秉承“成为行业计量检测服务权威、成为国家重大工程保障尖兵、成为国际真空计量技术先导”的三大愿景,塑造了一支充满活力、敢打硬仗的高素质队伍。先后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金牌班组”“六好班组”、五院“先进集体”、五院“示范班组”、五院“青年文明号”,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培养出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学术技术带头人、五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计量领军人才,用一流的保障团队提升服务质量。班组建立了重要客户数据库,定期回访,针对客户提出的问题与需要改进的建议及意见,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和质量。同时,班组将持续创新作为提高满意度的保障。近年来,班组承担了数百项研发创新课题,建立了课题责任人制度,拒绝单打独斗,倡导团队协作,确保课题完成质量,连续多年实现了客户零投诉,客户数量逐年增加。 后续,研究所工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航天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三高”发展要求,树牢“三个惟有”理念,对标“三个一流”标准,不断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成才渠道,动员和引导广大职工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全面推进研究所“双一流”建设,全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